康熙廿三年施琅改建為大天后宮。

第二次於康熙六十一年在朱一貴事變後,由藍廷珍所修。

乾隆五年(西元一七四O年)鎮標游擊石良臣重修,並於後殿兩側增建兩廳。

乾隆三十年,知府蔣允焄於廟右構地二畝,構廳三進為官員致祭更衣之所。

乾隆四十年,蔣元樞再行整建,歷三年而成,廟前始立旗竿、照牆、戲台。

乾隆四十九年,知府孫景燧重修。

嘉慶元年,仕紳沈清澤、住持僧超如募款整修。嘉慶六年,闢聖父母殿。

嘉慶廿三年大火後,三郊及台彭總鎮音登額、台彭兵備道任楠、台灣知府鄭 廷佐、王衍慶及台灣縣知縣溫溶、姚瑩、提督王得祿和文武官員,商紳士民 府城各廟宇於道光十年共力重修完成,並立碑為記。

同治八年(西元一八六九年)秋,鄭謙光等募捐重修。

民國十八年,三十二年及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間均曾重修。

十一昭和十六年,台南州廳擬將本宮廟產標售充公,賴石晹睢全力奔走,始得 幸免。

十二民國六十年,設置大雄寶殿。

十三民國七十四年八月一日,經內政部公告為第一級古蹟。

十四民國八十四年六月至八十七年五月,由內政部全額補助,整修大殿及觀音 殿完成。


 

 
百萬家庭拜拜網設計維護